外资网首页  长吉图简介  战略决策  规划计划  规划解读  推荐项目  真知灼见  协同推进  企业连线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长吉图开发开放 > 区域经济 > 长春  
长春经开:长春汽车产业第二增长极

走进现实:

产业集聚跨越发展

    “专用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经开区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实现这一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未来10年,经开区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将实现长足发展,成为经开区另一个千亿级产业基地。

    经开区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集群效应,具备了较大的规模和较强的实力。

    经开区专用车和零部件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专用车和零部件产业产值从1995年的2.4亿元发展到2007的435亿元,年平均增幅为54.2%。目前区内拥有一汽专用车、一汽客车、恒力专用车、中兴汽车、长春国富车厢等6个专用车整车生产企业,生产341个专用车品种。另外,区内还聚集了一批世界著名的汽车企业,如富奥——江森、丰田发动机、采埃孚汽车底盘、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德尔福汽车线束、李尔汽车内饰件、法雷奥汽车空调、福耀玻璃、海拉车灯、博泽汽车升降器等83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生产七大系列数千种汽车零部件产品。同时,还具备了雄厚的研发力量,如长铃集团、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恒力专用汽车、中兴汽车、海拉车灯等国家级及企业研发中心10个,为生产专用车及零部件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已经初步形成了在专用车和零部件生产方面的集群优势。同时,经开区正在积极推进一汽专用车与日本加藤公司的合作;一汽客车公司的新能源客车已经投产下线;促成了国富车厢与省国资委等相关部门的重组,新型房车预计在2010年初投产;长春市新增百万辆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兴年产20万台(套)汽车、零部件项目已全部竣工,实现了新厂搬迁,预计2010年上半年全面投产。

    同时,长经开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迅速,占区内工业产值比例不断上升,2007年已是区内最大产业。当前,长春市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基地,长经开汽车零部件产业占到长春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的14%,已经成为长春市汽车零部件工业的主力军。

 

规划未来:   

全面升级厚积薄发

    对于今后的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战略谋划,经开区将顺应国际国内汽车产业发展潮流,紧密结合长春市汽车发展战略和一汽发展带来的机遇,发挥经开区已经形成的产业优势,瞄准具有发展前景,但在长春尚未完全实现规模化和集群化的项目,全面延长和丰富价值链,加强集群效应。与一汽及汽车产业园在汽车产业上进行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形成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和补充的好局面,使长春经开区专用车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在长春市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经开区将通过拓展新产业、发展高端服务业两条战线逐步扩大产业空间领域,按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建设专用车产业基地,依托产业园区,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零部件产业支持、产业链联动、上下游企业聚集的区域性专用车基地,形成专用车基地与一汽差异化的共同发展,汽车零部件集群与长春汽车产业园等其他零部件集群的差异化和多元化发展。同时大力鼓励企业实施进口替代战略,重点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专用汽车产品,如飞机加油车、飞机牵引车、航空食品车等机场用车等。进一步扩大开放,大力引入内资、外资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充分研究和利用双边合作的积极因素,加强自主品牌意识,强化吸收创新。

    扩产能争地位进入全球采购系统

    在汽车零部件产业方面,经开区将着眼未来和全球,不断扩张规模和提升研发能力,转化产业优势为市场竞争力,塑造在世界汽车产业中的地位。这一产业的战略目标是:进一步扩充产能、做大做强,争取2013年实现产值575亿元,2020年,争取将长经开建成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零部件采购基地,产值达到900亿元。

    同时,将实现“20-10-10”发展计划,即:2020年,引资累计突破200亿元,引进20个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打造汽车玻璃、汽车车灯、汽车座椅、汽车电子、汽车线束、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内饰、汽车塑料制品滤清器等10个面向全球的生产中心,培育10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本土零部件企业。

    短期内,开发区内的零部件企业以配套长春市整车汽车为主。争取利用10年时间,使开发区内零部件产品中有10%以上的品种进入全球汽车零部件采购链,参与配套国外汽车整车企业。

    四大措施实现汽车零部件产业进位升级

    为了延伸经开区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优势,提升竞争力,经开区未来将具体实施四项措施:

    ——做大做强汽车电子产业。汽车电子兼具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双特性,技术进步较快。开发区将给予此产业多方面政策优惠,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进而依托大路汽车电子公司引进更多汽车电子企业,形成汽车电子零部件产业集群。

    ——做大做强专用车零部件企业。经开区专用车园区将建成我国最大专用车整车制造基地,将带动一大批配套零部件企业。未来,经开区将争取更多大型专用车零部件配套企业落户,近距离配套专用车整车制造,并辐射东北及全国专用车制造商,形成专用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实施产品“走出去”战略。经开区将顺应零部件采购国际化趋势,扶植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组织会展等多种形式的产品推介会,让世界了解开发区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帮助本地企业与各地整车制造企业做好对接,把园区内产品纳入到全球采购系统。

    ——鼓励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经开区将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材料。突出抓好高精度数控技术、精密成型技术、特种铸造技术、清洁生产、节能降耗技术的推广应用,限制和淘汰高能耗、高耗水、重污染、妨碍安全的落后技术、产品、设备和工艺,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建设国内知名的专用车产业园

    经开区北区的专用车产业园区是国内首个专用车产业园区,具有起步早、项目多,配套产品全、距离近、研发实力雄厚、政策优惠条件多、管理机制灵活等优势。未来,经开区将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挖掘专用车市场潜力,通过差异化发展,提升专用车产业园区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依托这个园区,经开区将大力发展专用车和特种车产业,遵循与一汽集团“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策略,一方面利用一汽培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利用为一汽配套形成的汽车配件产业链,结合经开区自有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打造专用车基地,推动长春汽车工业上新台阶,力争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际化专用车特色产业园区。

    搭建六大平台打造长春专用车基地

    经开区将夯实专用车平台建设,健全开发区服务体系,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突出产业特色,围绕专用车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搭建起六大平台:

    ——生产制造平台:以中兴汽车、恒力专用车、一汽客车、一汽专用车等差异化整车项目为依托,继续引进整车龙头企业。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长春专用车研发中心,抓住省经委组织实施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专项的契机,争取财政和政策支持。整合企业研发资源,引进国内外汽车研发、设计、检测认证等机构入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资源、合作共赢的方式为区内及国内外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技术更新核心技术引进提供支持和帮助。

    ——现代物流平台:率先建设专用车物流中心,开拓东北市场,辐射全国乃至于整个东北亚地区。

    ——国际商务平台:做好专用车整车、零部件交易市场的培育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建成专用车整车、二手车、零部件等种类齐全的商务平台。

    ——信息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宣传专用车招商政策,服务招商引资;建立采购商与厂商交流的桥梁。

    ——综合服务平台:全力打造汽车综合服务平台,用良好的服务体系吸引投资者,留着投资者,使投资者愿意在开发区实现自己的事业。

    同时,经开区将与配套企业协同发展,打造长春汽车制造第二极。建立专用车整车零部件配套企业链条,近距离布局配套零部件企业降低物流成本。专用车制造企业同零部件企业实现联动发展,共同推进新产业模式的发展,打造长春市专用车制造基地。

    并且,还要鼓励自主创新企业,强化核心技术研发。经开区将进行财政投入支持企业进行创新研发与产业化,合理安排资金进行创新环境建设,为企业搭建公共创新平台,产学研转化平台。设置可以直接投入建设的公用实验基地、测试基地。利用税收鼓励政策,给予重大科技项目一定的税收优惠。

    今年专用车园四项重点工作

    今年,专用车产业园区要在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特色产业园区上下功夫,具体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加大力度引进整车龙头生产企业,积极推进一汽加藤专用车、兵器集团、正道、通用、中集等重大项目进区。开展专用车整车配套企业招商,培育专用车产业链;

    二是全力抓好专用车生产力促进中心、专用车商务中心和专用车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争取长春专用车产业园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投入运行;

    三是集中力量积极推进中兴整车、恒力专用车、福田改装车、国富车厢、一汽专用车等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园区现有项目全部开工建设,中兴20万台(套)汽车及零部件项目要尽快形成8万辆生产能力;

四是做好扩区工作,实现南北区贯通,满足项目发展需要。

 

权威观点:

    构筑七大支持体系促进汽车产业发展

    “目前,经开区的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正在逐渐走向成熟。”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副部长杨建龙表示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建议经开区要构筑七大支持体系,进一步促进经开区汽车产业的发展。

    ——鼓励产业整合和区内企业国际化。利用专用车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目前面临的困难和机遇,鼓励所辖企业加快价值链整合和行业内部整合,鼓励向外或向内的收购兼并,建立开放型产业发展模式,拓展价值链覆盖范围,有效利用集群效应,有针对性有目的地招商引资,促进区域内汽车零部件集群的进一步增长和壮大。从全方位招商转向价值链、产业链招商。提高专用车行业生产集中度,实现产品升级。

    ——构建生产制造平台。对区内专用车生产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及其他企业,认真研究生产中的共性需求,为企业提供生产服务,使园区形成自身独有的产业配套优势和载体优势,为企业发展和进一步招商奠定更好的基础。

    ——构建信息交流平台。鼓励在区内建立汽车相关产业的产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开办专用车产业园区网站,搭建专用车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快捷畅通的国际专用车信息网络体系,为供需各方提供信息汇总与交流。鼓励在区内建立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市场拓展、管理支持、信息咨询、人才培训、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服务。

    ——构建专用车国际商务平台。利用好专用车国际博览会这个平台,搞好边展览边销售的专用车市场销售管理。同时,做好专用车及零部件出口的代理服务。组织园区内企业积极参加专用车及零部件的技术成果展览展示,充分利用展会品牌和资源,承办行业订货会,广泛开展经贸交流活动,加强国际间的贸易活动。

    ——构建技术支撑体系。在积极引进国内外汽车科研机构及相关单位入区发展,充分利用高校和国家、省驻长春科研机构及市科研机构的力量的同时,协调区内区外专用车及零部件中小企业整合技术资源,弥补单个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投入大、风险大的缺陷,为整个行业进行技术创新服务。作为地域内整个行业的代表,集合力量进行研发,可以更有效地研究市场信息,预测未来技术的需求。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单独建立技术中心,进行超前研发,转化企业引进的科技成果,制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规划,优化配置企业内部科技资源。在区内建立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技术市场,使全国相关技术得以在市场上流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源问题。专用车和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的成果也可以作为商品在技术市场上流动,使企业的创新投入能直接从市场上得到回报。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培育和繁荣网上技术交易市场,为技术成果的展示、洽谈、交易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全天候的市场平台。

    ——构建投融资支撑体系。采取多种方式,多方筹措资金,为专用车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园区建设与产业发展资金以企业自筹为主,充分运用资本市场的风险投资、金融信贷,利用外资、政府财政支持等多种渠道和形式解决建设资金。拓展担保方式,扩大对专用车项目的信贷投入。同时,鼓励企业在境内外的证券市场上市,支持基地内专用车企业进入全国各省市产权交易系统进行产权交易。

    ——构建人才支撑体系。围绕产业建设,实施人才战略。积极吸引高素质的企业家、高素质的研发设计专业技术人才、高素质的外贸人才、高素质的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进入开发区工作。与劳动力资源输出地建立协作关系。完善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营造尊重人才、促进人才成长环境。广泛引智纳才,用机制、事业和感情留住人才,以多种形式吸引国内外专用汽车人才来园区创业发展。鼓励各类人才以技术、管理、市场资源等要素投资入股和参与收益分配。技术成果占注册资本的比例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为人才在园区创业提供援助,帮助在产业园区创业的人才解决生活安置、子女上学等问题,创造条件引进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其创业提供有力资助。通过送到国内外高校、跨国公司等方式,加快企业急需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园区汽车产业的发展。

 
地址:长春市宽城区贵阳街287号建设大厦27层 邮编:130051
电话:0431-88906586 传真:0431-88906585 E-mail:webmaster@jlwz.gov.cn
主管单位: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外商投资管理服务中心
吉ICP备05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