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网首页  长吉图简介  战略决策  规划计划  规划解读  推荐项目  真知灼见  协同推进  企业连线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长吉图开发开放 > 区域经济 > 长春  
长春经开凝心聚力打造长吉图:先行先试拓荒牛 长东北中显身手

 

 

 

 

区域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愈加成熟趋于完善

  从一片荒地到厂房林立,近年来,随着长经开对北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大批企业到经开北区落户。

  按照工业用地必保、商业用地适度控制的原则,抓住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的契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4000公顷。编制了北区供水、供电、供热等专项规划,完成了四大产业园区的城市设计。在设施配套方面,2009年投资4.9亿元,修建了道路、排水管线、二次变电所、垃圾中转站、排污工程等基础设施。

  经开区不断加大园区建设力度,生物产业园区得到长春市政府正式授牌,调整完善了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拓展了生物产业的发展空间。帝斯曼1.5万吨维生素复合预混饲料、金泉大豆蛋白、联塑管材、成昌隆淀粉糖、天船食品、华义食品等9个新项目开工建设,工业项目总数达到18个,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100万吨化工醇一期淀粉糖年底投产,化工醇生产系统土建工程已经开工。园区与中国化纤协会、不饱和聚酯树脂协会、增塑剂协会、食品工业协会等专业协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正在洽谈一批新项目。成立了长春生物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长春经成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引进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研究院与大成集团合作建设吉林省生物化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全面打造生物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园区被省工信厅首批推荐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专用车产业园区引进了福田改装车、日本小松、韩国斗山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用车生产企业,启动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积极推进一汽专用车与日本加藤公司合作,一汽客车公司的新能源客车已经投产下线。促成了国富车厢与省国资委等相关部门的重组,新型房车即将投产。中兴年产20万台(套)汽车、零部件项目新厂区建设全部竣工,主要车间已具备生产条件,2010年上半年全面投产。装备制造业园区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承接长春市“退城进区”企业,与12户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其中签订协议5户,部分企业已开工建设。综合保税及物流园区积极申报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开展了选址、调研、规划、协调等工作,申报材料已通过省政府审核,正式报送国务院。生活服务园区进行了概念性规划,明确了园区的功能定位和实施方案。兴隆山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得到批准,回迁房规模、选址和方案已确定。

  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长经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南区完善提高、北区加速配套”方针,长经开着力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区域承载力和竞争力,努力创建成宜居、宜兴业的现代化新城区。

 

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相继投产落地开花

  对于招商引资,经开区是很“挑剔”的。在北区建设的过程中,经开区对入园的项目设置准入条件,制定投资项目评价体系,树立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并重的观念,着力引进“投资强度高、产出强度高、税收强度高”的企业。特别是在环保方面,经开区设下了一道“硬门槛”。“园区开建以来,先后有多家企业因环保不能达标被拒之门外。有了‘一次创业’的基础和经验,有了国家和省、市更好的政策和环境,我们清楚怎样才能科学发展,优先发展,持续发展。”招商部门负责人信心满怀地说。

  近年来,长春经开区不断加强对企业发展的协调调度,走访企业了解分析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到区内54户企业走访调研,逐一解决了企业的实际困难。利用“招商引资九个月攻坚战”这个有效载体,开展了高层次、大密度的招商引资活动,加快项目建设进程。针对北区规划的园区特色,经开区还开展特色招商,把符合园区特色的产业和企业,纳入园区发展中。

  为了进一步壮大经济规模,去年,长春经开区利用汽车及零部件、粮食深加工、现代服务业、光电信息、食品和医药5大产业的优势,开展了定向招商工作,先后实行重点项目调度会、领导联系重点企业等制度,为项目建设尽快落地、尽快投产创造了条件。

  利用“招商引资九个月攻坚战”这个有效载体,开展了高层次、大密度的招商引资活动,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在区域上,突出南企北移和经济发达地区,主动走出去,主要领导分别带队,赴北京、香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开展经贸合作交流活动,签订投资项目合同20个,签约总额达到175.75亿元。在对象上,紧紧瞄准央企、跨国公司和国内外500强企业,开展叩门招商,引进了德国大陆、荷兰帝斯曼、中海、韩国斗山、中粮集团等战略投资者和世界500强企业,美国通用、美国杜邦、日本小松、日本加藤等世界500强投资的项目也正在洽谈中。目前,在谈项目281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在方式上,依托产业环境和产业配套招商,做好支柱产业项目的策划、包装、推介,有针对性地引进龙头企业、配套环节和核心技术。富维—江森汽车座椅骨架、爱尔铃汽车密封件、金隆大豆深加工、昌大物流中心、中海地产等一批项目签约。在措施上,采取周调度、月通报、管委会领导包保大项目、做好深度服务等一系列推进措施,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年在建工业项目21个、一大批工业项目的落位,为北区的快发展,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品牌企业和产业集群:纷纷落位比翼齐飞

  “二次创业”之初,经开区就提出了“重点发展玉米化工、汽车零部件和现代服务业三个支柱产业;壮大食品、光电子信息两个优势产业;培育扶持医药一个重点产业”的产业发展“三二一”工程。由过去汽车零部件“一业独大”、抗风险能力差的不利局面,发展为现在的多条腿走路,抗风险能力也随之增强。

  如今,在长春市市长助理、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吴德金和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焕秋等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这种独特的产业优势成效突显,结构也更加趋向于合理。

  经开区独特的产业优势表现为:与一汽差异化发展整车战略使长春市专用车、特种车生产企业向经开区集聚,如今,在长春市80多户外商投资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经开区就有60多户;世界5大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在经开区的就有4家。生物化工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竞争优势。特别是经开北区经过几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硬件完善,随着同行业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大成集团等龙头企业的不断扩大、投产,经开区将进入产业带动的新阶段,一个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优势企业为主导的生物化工基地初步形成。

  从经开区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汽车零部件产业企稳回暖态势明显,主要为一汽—大众配套的零部件企业回升较快:富奥—江森累计实现产值13.2亿元;福耀集团累计实现产值3.34亿元。粮食深加工产业拉动效应突出。去年上半年,粮食深加工产业实现产值141.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0%,同比增长23%,拉动工业经济增长7.5个百分点。大成集团实现产值136.9亿元,同比增长31.8%。大成集团的稳定增长部分弥补了汽车产业的下滑影响,为全区经济的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食品、光电子、服装等产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同比分别增长8.8%、16.6%、25%。

  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经开区将坚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促进制造业从下游低端简单加工装配向上游高端核心技术研发延伸。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粮食深加工产业,壮大光电信息、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齐头并进、相得益彰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新格局。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国际领先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制造技术和产品。

 

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超前谋划站位高远

  长经开新一轮战略规划的实施,将继续推行南部建城、北部建区的“两区”联动战略。

  北区发展将全面加快建设步伐,着力特色园区建设,做到“三个加快”:加快已建成项目达产达效,加快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和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做好“三个承接”:承接国际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承接发达地区制造业向东北地区的转移,承接长春市部分工业企业“退二进三”。着力打造生物产业园、专用车园、装备制造园、新兴产业园、综合保税及国际合作园区等五个特色产业园区和兴隆山商圈。不仅要在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方面成为引领长吉图的旗舰,更要在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方面成为长吉图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和探路人。

  北区工业发展战略将利用大成集团等企业已有技术和产业基础,做好产业链的延展,以大成玉米全利用为龙头,大力发展生物化工产业和下游产品,建立世界一流的生物化工产业园区,争取在2020年生物化工产值突破1500亿元;勇于探索汽车制造业发展的新途径,坚持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以特色取胜,建设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专用车制造园区。争取利用5年左右时间,形成各类专用车(城市多功能车)12万辆的生产能力,利用10年左右时间,争取形成各类专用车(城市多功能车)30万辆的生产能力,2013年产值达到75亿元,争取到2020年达到350亿元;紧跟技术进步步伐,建立国内知名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园区,2013年现代装备制造业产值将稳定在15亿元,以后将进入稳步增长阶段,每年以20亿~25亿元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北区装备制造园区工业产值可望突破150亿元;不断开拓创新,关注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进,大力建设新兴产业园,注重节能与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的引入,有重点地介入节能与环保装备领域。

  北区服务业发展战略将加快推进服务东北亚的综合保税及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建设集口岸通关、出口加工、保税物流、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综合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东北地区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综合特殊功能区。同时,打造具有商业氛围的生态宜居新城区,提升北区的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使其在长东北的核心区发挥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北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把生活服务园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宜居新城。主要分为东、中、西三个园区,占地面积分别为12平方公里、3平方公里和10平方公里。

 
地址:长春市宽城区贵阳街287号建设大厦27层 邮编:130051
电话:0431-88906586 传真:0431-88906585 E-mail:webmaster@jlwz.gov.cn
主管单位: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外商投资管理服务中心
吉ICP备05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