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网首页  长吉图简介  战略决策  规划计划  规划解读  推荐项目  真知灼见  协同推进  企业连线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长吉图开发开放 > 区域经济 > 吉林  
吉林市利用长吉图提供的区位优势和政策加快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到未来3年的重点发展任力时,着重强调了《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批复实施,为吉林市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为了抓住这次机遇,实现吉林振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落实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做出了部署,并且明确提出要利用长吉图提供的区位优势和先行先试政策,加快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低碳经济的机遇

  哥本哈根大会让“低碳经济”这个词成了2009年末全世界最热的话题。按照经济学家的说法,所谓低碳经济,主要是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从这一点上看,低碳经济革命无疑会对以化工为主要基础的吉林市工业带来一定影响,但这同样也是我们的机遇。

  把危机当成机遇,在一年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市委、市政府也是以这样的勇气面对困难,并且成功地实现了2009年既定的各项经济指标。

  既然低碳经济的关键是节能减排,那么我们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实现传统工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升级。为此,市政府规划了千亿化工循环经济园区,突出基础化工、化工新材料、配套化工产品、合成树脂及制品、合成橡胶及制品、生物化工六大产业领域,到2012年,化工园区产值突破1000亿元;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清洁能源生产,到“十三五”中期,全市清洁能源装机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百万辆整车制造工程,以吉林汽车产业园为主要载体,加快形成轻微型车、经济型车、多功能用途车为主的100万辆整车体系。

  两个实施方案

  2010年是长吉图先导区建设的开局之年,除了未来几年内的重大产业规划外,《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大力实施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和扶持中心企业快速成长工程,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夯实基础。其实,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都在进行培育大企业、扶持中小企业的工作。

  “大企业要顶天立地,小企业要铺天盖地。”在今年的全市经济工作会上,市委书记周化辰一语中的。目前,吉林市企业结构不合理,大的不大,小的太小。

  他说,扩大经济总量就是结构调整。吉林市经济总量不大和结构不优是紧密关联的,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快扩充经济总量。实现总量扩张的基础和保障是把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真正成为能够支撑经济发展的脊梁。我们要举全市之力,支持、服务中油吉化、中钢吉炭、中钢吉铁、吉林汽车、吉林钢铁等大型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一批年销售额超过50亿、超过百亿甚至千亿元的骨干企业。明年吉化公司产值力争突破500亿,全市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实现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要重点培育一大批民营企业进入规模企业行列。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提出,未来3年使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企业发展到6户,50亿元-100亿元企业发展到6户,10亿元-50亿元企业发展到28户,5亿元-10亿元企业发展到41户,1亿元-5亿元企业发展到100户,每年有100户以上微小企业成长为规模企业。

  不单单有规划,还有政策。在全市工业首季开门红动员大会上,市政府下发了《吉林市2010年-2012年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工程实施方案》和《吉林市2010年-2012年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实施方案》,通过,落实责任、强化服务,从项目建设、技术创新、要素协调等8个方面细化培育措施。

  “两河”的机会

  “在中心城市的带动下,未来几年内,长吉图区域内发展3个到5个人口在30万以上的中等城市。”按照《吉林市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制定的规划,蛟河市和岔路河镇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岔路河镇位于长吉南线中间区位,西距长春市50公里,东距吉林市50公里;跟新建国际机场25公里,距长吉高速公路出(入)口32公里,距铁路站线20公里。规划建设的长春绕城高速公路,也将岔路河镇纳入其中。在吉林省两大中心城市半小时经济圈辐射下,可以便捷地分享两大城市科技教育资源、经济资源、旅游资源、内陆港口资源,降低成本。

  2008年10月,中国、新加坡两国领导人会晤,达成在吉林省建立生产生态食品的中新食品区合作意向。经两国相关部门多次双向才考察磋商,双方先后于2008年11月、2009年3月签订两个新型农业合作食品区(以下简称食品区)框架协议。食品区无疫病控制区1450平方公里,核心区选址在岔路河镇,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这是中、新两国政府的第一个食品安全合作项目。

  很显然,中新合作食品区将作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先行先试区,鼓励在体制、机制、科技等方面的先行先试,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在中新合作食品区的驱动下,岔路河镇将崛起一座30万人口的生态新城,由此也将大大加快岔路河镇及周边区域的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农业现代化进程。

  同样地处长吉图先导区轴线上的蛟河市,是沿途各主要城市的必经之地。随着省榆江线的运营、长珲高速公路的开通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的实施,蛟河市区位优势凸显,一跃成为东北、东北亚的交通枢纽。作为资源型城市,蛟河决策者认识到他们的优势是资源,长处是特色,出路在工业。2009年,蛟河市主要领导赴全国各在开展大型招商活动10余次,一批超亿元大项目纷纷签约落地。依托交通、资源、区位优势,蛟河市已经在长吉图战略实施过程中抢先一步。

  十大比较优势产业

  根据方案,吉林市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老工业基地为主题,以开放合作为主线,以重大骨干工和特殊园区建设为依托,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大力提升产业素质。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十大优势产业和一批特色园区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强市发展框架。

  十大比较优势产业分别是:石化产业、冶金产业、汽车产业、能源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非金属矿产加工产业、碳纤维及制品产业、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和基础电力电子产业。2010年市政府把工业发展作为“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的”首要任务,要立足现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乘势而为,加速构建以石化、冶金、农产品加工为支柱,汽车、能源、装备制造、非金属矿产加工为优势,生物,碳纤维、基础电子及电力电子设备为战略性新兴行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到2012年,使十大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700亿元。

 
地址:长春市宽城区贵阳街287号建设大厦27层 邮编:130051
电话:0431-88906586 传真:0431-88906585 E-mail:webmaster@jlwz.gov.cn
主管单位: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外商投资管理服务中心
吉ICP备05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