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建华谈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与吉林市发展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吉林市经济社会发展迎来的又一次历史性机遇。目前,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吉林市已经制定和下发了《吉林市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今年我市要“全面落实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为此,对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建华进行了采访。
问:作为在沿边开发上具有示范作用的一个国家战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关键词是“先行先试”,对于规划区内各城市来说,很多工作都是新课题。就我市来说,究竟涉及面会有多大?将在其中承担怎样的功能?
李建华:《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确定的规划范围包括长春市城区及所属九台市、德惠市、农安县,吉林市城区及所属永吉县、蛟河市,延边州全境,区域总面积7.3万平方公里,人口1090万人。其中,我市纳入规划区域面积1.23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5%;涉及人口约28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2%;经济总量占全市的66%,占长吉图区域的24%。《规划纲要》明确了珲春市为对外开放窗口、延(吉)龙(井)图(们)为开放前沿、长(春)吉(林)为直接腹地的功能定位。我市要做的,就是紧紧围绕提高和发挥直接腹地的支撑作用这一着力点,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带动全市经济社会新的跨越发展。
问:就图们江区域的开发而言,“长吉图”是“先导”;就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而言,吉林市是“直接腹地”之一;就提高和发挥“直接腹地”的支撑作用来说,我市还有怎样的具体发展定位?
李建华:我市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中的发展定位,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建设东北亚重要的新型产业基地,二是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城市,三是建设东北亚旅游中心城市,四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这四个具体定位,主要考虑了我市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资源和环境条件,特别是考虑到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主线相衔接而确定的。
问:按照一般规律,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都有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的阶段性任务和目标。我市在落实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上,也一定是这样吧?
李建华:从与全省总体目标相衔接并体现全市未来发展总体要求出发,我市长吉图建设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为:一是到2012年,基本形成以十大优势产业和一批特色园区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强市发展框架,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6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95万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3%;城镇化率提高到62%。二是到2015年,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长吉经济一体化初见成效。全市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万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城镇化率提高到65%。三是到2020年,全面完成老工业基地向新型产业基地的转换,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物流枢纽功能显著增强,旅游支柱产业粗具规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中上游。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5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万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城镇化率提高到70%。
问:这是一个跨度为未来三年到十年的发展规划,但很多事情现在是不是已经启动了?
李建华:的确是这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已经明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一些事情是今年启动,今年完成;一些事情是今年启动,三年完成;还有些事情是今年启动,十年完成。今年,我市在确保完成省分解下达的各项任务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将着力推进实施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编制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重点规划。以国家《规划纲要》为指南,积极参与编制全省相关规划,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全省支持范围和发展重点,同时认真组织编制我市各项具体规划,充分体现我市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
二是着力加强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长吉图开发开放总体战略部署,以建设东北亚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和旅游中心城市为目标,全面加强市域能源、交通、通信、水利、生态环境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功能,加快培育三到五座人口2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重点城镇。
三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把长吉图开发开放与进一步振兴老工业基地结合起来,以建设东北亚重要的新型产业基地为目标,加快构建以石化、冶金、汽车、能源、农产品加工、碳纤维及制品、装备制造、电力电子、生物技术、非金属矿产等十大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以商贸、物流、旅游、金融、文化等领域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以生态农业、长白山特产业、都市观光农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形成特色鲜明、互补衔接、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是加快建设重点开发区及国际、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加快开发区体制创新,积极推动吉林经开区、吉林化工园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吉林高新区扩区发展。以中国—新加坡吉林食品区、吉林—深圳产业合作示范区为重点,积极探索国际间、省际间产业合作的现实途径,不断增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能力。
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加快建设汽车园区、冶金园区、石材园区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
五是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着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开放合作的体制与机制性障碍,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形成有利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方位开放合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动力。重点在北部工业新区建设管理体制、开发区升格和扩区、推进长吉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土地、林权、金融、人力资源、外经贸等领域的政策创新。
六是积极促进全市联动发展。各县(市)区都要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全局意识,主动融入和参与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既要用好先行先试政策,积极探索试验,又要加强区域协作,促进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合理分工、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落实《吉林市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这一方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落实工作进展到了哪一步?
李建华:在《实施方案》确定的重点规划编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产业工程建设、开放合作与园区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等五方面工作内容中,综合规划及专项规划15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7项,现代产业工程项目48项,开放合作与园区建设10项,体制机制创新方案13项。上述重点工作内容已经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建立了推进机制,确保顺利推进。
同时,为落实好《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任务,我市还提出要在具体工作中切实把握好几个结合。一是把“长吉图”建设与中长期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把“长吉图”建设与进一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三是把“长吉图”建设与年度常规性工作结合起来,四是把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五是把“长吉图”建设与全市整体发展结合起来。总之,就是要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通过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带动和促进全市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努力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