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网首页  长吉图简介  战略决策  规划计划  规划解读  推荐项目  真知灼见  协同推进  企业连线  区域经济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长吉图开发开放 > 图片新闻  
强力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

吉林明阳大通风电技术有限公司风力发电主机生产线。

  近些年,吉林一直在努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效果。但是,老工业基地的底子从基础上制约着吉林省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效益不高、活力不足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目前,吉林省正处在夯实基础、积蓄能量、调整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节点;处在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支撑、相互融合、互动发展的关键节点;处在破除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加快形成经济内生增长机制的关键节点。这是省委省政府对吉林省所处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这个阶段,要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必然途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提速器,是加快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催化剂,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强力引擎。

  认识吉林的优势

  围绕吉林省的基础和优势,我们近几年不断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谋划和推动,2008年就提出了“八大产业跃升计划”,明确了我省支柱及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国家做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决策后,我们又进行了认真梳理,提出了重点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技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态特产资源等七大产业的思路。

  将这些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基于吉林省现有的基础和条件。一是一些新兴产业已初具规模。在新材料领域,全省已形成近300亿元的产值。已有一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像聚醚醚酮、碳纤维、聚乳酸、纳米水性漆、硅藻土助滤剂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开始产业化,市场前景广阔。在生物技术领域,全省已形成近700亿元的产值。我省是国家生物技术及产业的四大“聚集区”之一。生物医药方面,长春、通化是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拥有一批生物技术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中试基地,在基因工程药和生物疫苗及诊断试剂方面全国领先。生物化工方面,在赖氨酸、生物化工醇、非粮生物质技术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在电子信息领域,我们在光电子、汽车电子、电子材料、传感网等领域具有优势,LED显示技术、大功率晶体管、车载电子信息系统、无线传感器应用研究等方面发展潜力巨大。在新能源领域,我省是国家七大千万千瓦风电产业基地之一,风电装机现已达到152万千瓦。生物质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具备一定的基础。在高端制造业领域,我省是全国最大的高速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基地,风电主机制造也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市场需求巨大。

  二是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吉林大学、东北师大、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高校,在高分子功能材料、生命科学、电子信息、地质勘探等方面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并有一批实用技术研究成果。纳米碳酸钙、磷酸亚铁锂、OLED材料等一大批科研成果国内领先,有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我们还拥有中科院光机所、应化所等国内一流的科研机构。光机所在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工程和精密机械与仪器四个研究领域具有明显科研优势,在信息显示、光谱技术、大功率半导体激光技术、微电子装备制造技术、国防光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光电传感技术、远红外技术等八个方面拥有先进核心技术和产业化基础,已经成为我国航天光学遥感器、机载光电平台及大型光测装备的主要研制生产基地。应化所也是我国中科院最早建立的应用研究机构之一,在应用化学领域拥有一大批科技成果,在资源与环境材料、先进材料、能源材料三大领域成果突出,在稀土、CO2、植物和水资源,先进结构材料、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清洁能源、高密度存储和节能技术等10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科研力量,拥有核心技术和产业化基础。

  三是一批重大新产品已规模化生产。环保石头纸、聚酰亚胺、镁合金、电池隔膜、JGC100S管材专用料等一批科研成果已成功在企业中转化,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正在不断加大投入,扩大规模,抢占市场。四是拥有一批龙头企业。一汽集团、轨道客车、大成集团、通化东宝、奥普光电、希达电子、新产业光电等企业,在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轨道客车高速动车组、生物化工醇、基因人重组胰岛素、光电测控、激光脉冲生成等方面,拥有核心技术,具有产业发展条件,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未来将形成产业规模,在各自领域打造产业基地。

  “十二五”时期的突破重点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要重点在以下领域实现突破:

  一是新能源汽车。要加快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并加快推动汽车配套,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一汽的混合动力客车及混合动力乘用车在奥运期间已经上路,长春公交的气电混合动力客车也上线运营;纯电动客车和纯电动乘用车已开发出样车,正在向产业化迈进。在动力电池、动力电池材料方面,我们在辽源已有产业基础,要积极推动其规模化生产并尽快形成自主研发能力,在市场中抢占先机。

  二是新材料。要以有机高分子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领域为重点,加大研发,提高装备水平,拓展应用领域,促进产业联盟和战略合作,延伸产业链条,扩大新材料产业规模,打造国家级产业基地。要着重推动省内重点产业间相互衔接,围绕石化与汽车配套,加大汽车专用料和车用化学品的研发力度,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是生物技术。要在生物医药、生物化工领域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大力推动疫苗、生物工程类药物、免疫诊断试剂、现代中药等生物制品规模化生产。加大生物化工醇下游产品的研究开发,推动聚乳酸、差别化聚酯和生物树脂的产业化,打造国家重要的生物质化工产业基地。

  四是电子信息产业。围绕光电子、汽车电子、新一代传感网及软件与信息服务等领域,

  依托现有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扩大产业规模,强化区域合作,促进产业集聚,抢占新技术制高点。

  五是新能源产业。要围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以及生物质能源利用、地热利用等。要加强风电能源接入系统技术研究和相关项目建设,合理布局和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加快生物质发电相关技术的攻关,推进非粮乙醇、丁醇等生物燃料示范项目建设。同时,要加快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建设,适度发展太阳能级多晶硅材料,支持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建设,打造国家光伏产业基地。

  六是高端装备制造业。要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及装备,推动轨道客车、风电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积极推动350公里动车组制造基地、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新型城轨车辆研发制造、试验和检修基地项目建设,形成年产1000辆350km/h高速动车组、1000辆新型城轨车辆的生产能力。加快发展风电装备,我们引进了中国兵装等央企和三一风电装备集团、明阳大通等企业,重点发展2MW、2.5MW、3MW风机整机产品,强化主机配套设备设计和总装能力,推进传动、控制系统,发电机、齿轮箱、叶片、主轴、轮毂、底座、塔筒、输变电设备及风电服务业等产业链发展,形成风电装备集聚效应,打造国内最大的风电生产、研发和制造基地。

  七是生态特产资源产业。围绕吉林人参、林蛙、鹿、矿泉水等特色资源,加强科技攻关,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走出粗加工阶段,推动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使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

  我们要紧紧把握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发展趋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支撑,加强政府推动,加大投入力度,在产品布局、资源配置、政策支持、营造环境等方面有所作为,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全方位引导,在研发、示范、产业化等环节全过程推动,着力形成科学的发展规划,着力形成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抓紧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抓紧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高端人才,加快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打造一批产业集群,把吉林省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用强有力的措施拓展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

  (作者系吉林省副省长 王祖继)

 
地址:长春市宽城区贵阳街287号建设大厦27层 邮编:130051
电话:0431-88906586 传真:0431-88906585 E-mail:webmaster@jlwz.gov.cn
主管单位: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外商投资管理服务中心
吉ICP备05000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