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确定珲春市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窗口”、延(吉)龙(井)图(们)为“前沿”,长(春)吉(林)为“腹地”。近几年,吉林省围绕组织实施《规划纲要》,着力提升“窗口”、“前沿”和“腹地”城市功能,初步形成了长吉图联动开放的格局。
“珲春虽然小,但是城市建设漂亮,交通发达,各部门对外国人非常热情,所以我们俄罗斯人都喜欢到这里来生活和做生意。”在珲春开休闲中心的俄罗斯人阿列克告诉记者。
据珲春有关部门介绍,作为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珲春依托保税物流、出口加工、互市贸易等综合功能,不断加快发展,已形成100万人口的承载能力,区域竞争力进一步加强,来自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珲春投资,这座幅员5145平方公里的小城,已成为能源矿产、木制品加工、纺织服装、新型电子、医药保健品、农副产品加工的产业基地。今年珲春市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4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3亿元,分别增长31%和36%,未来可形成图们江区域开放的综合性平台。
延龙图组团城市按照建设图们江地区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定位,编制完成了《延龙图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纲要》,正在积极推动城市提质扩容,加快推进城市经济一体化。目前,三市实现了金融同城、固话同城,延吉、龙井两市交通实现了公交化运营。
随着图们区域合作的持续升温,延边形成了多个产业开发载体,八县(市)全部设立了开发区或工业集中区。延吉市连续三年进入全国百强县,并实现跨越进位,区域“聚集效应”和对外开放活力显著增强。
2011年,延边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665亿元,年均增长15.1%。滚动实施亿元以上项目464个,延吉卷烟厂易地改造、大唐珲春电厂二期、东北东部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
长春、吉林两市一体化加速发展,国家批准设立长春西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前不久,吉林省政府出台了《推进长吉一体化工作意见》,着重强化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有机衔接,将极大增强对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支撑作用。